其是大學校園文化,近年來多元開放,遠非昔日可比。後來「公視」又接受了全國十幾所大學的邀請巡迴演出,反應一樣熱烈,連警察大學也去過了。

  二十年前《孽子》小說出版時,不是這樣子的。那時候台灣社會好像不知該如何對待這本「怪書」,先是一陣沉默,後來雖然有些零星的言論,但也沒能真正講中題意。要等到九十年代,有關《孽子》的評論才漸多起來。曾秀萍這本《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主要部分就是闡述這二十年來台灣社會及學術界對《孽子》這部小說的態度改變的歷程。曾秀萍是政大陳芳明教授的學生,這原本是她的碩士論文,她在撰寫論文期間,便數度訪問過我,而且四處蒐集資料,巨細無遺,用功甚勤。這部論著是將論文擴大而成,資料一直添補到「公視」《孽子》連續劇上演後的社會效應。曾秀萍對我的小說論述選擇了一個特殊的視角由同性戀的主題來切入申論。她有許多創見,有時也能獨排眾議,論得頭頭是道。台灣學術界近年來對於性別研究的著作逐漸豐富,曾秀萍這部著作是一位年輕學者孜孜不息鍥而不捨努力的成果。

(完)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