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原與孽子  pip

2003.5.24張貼於公視孽子討論區,原文由此連結

  認識曹瑞原導演,是從公共電視人生劇展的《少年•午夢》及《童女之舞》開始。

  不諱言的,曹瑞原對情緒氣氛的掌握,對時代氣味的嗅覺,比他的敘事結構更加吸引我。

  導演的風格來自於鏡頭鏡位的訴說,而在杜敏綺自嘲為沉溺而任性的剪接之下,更加強了那風格化的印象,就如同跳著默契十足的探戈,使那些有著強烈隱喻的片刻更具滲透力,孽子的影像風格於是豐厚。

  還記得《童女之舞》裡最後那個飄浮在空中的婚禮嗎?那向夏卡爾畫作致敬的畫面,訴說了現實中的未竟,只能埋藏在彼此的心中,而那想像與記憶卻是無垠。

  那個畫面,足以照映整部影片,曹瑞原的光亮與救贖,總在黑暗無望中透出。

  我非常喜歡杜敏綺寫的有關她和曹導討論剪輯版本的那篇文章。她提到曹導曾對她說最喜歡她亂剪的部份。杜敏綺的原文(公視之友no.56,頁56)寫道:“所謂的亂剪的部份,是那些不須語言的靜默時刻,但是我只保留最動人的片段…。”

  她自己提到的『適時的打斷或調整動線』,那些意識流的剪接,在身為觀眾的我看來,卻反而使那角色內在情緒的表達更加地連成一氣與深化。

Free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