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對阿青說:「我要你知道你的父親也是有受過保鼎勳章的,將來回山東老家光耀門楣。」是何等的沉痛之語。這與陸游示兒詩中「勿忘家祭告乃翁」的心情是一樣的。龍子的父親一心要龍子出國深造,與李父對阿青心情是完全相同的,傅老爺子對傅衛的期許也是一樣的。但是一旦所寄託的對象被道德的規範瓦解時,不管是李父,或是龍父,還是傅老爺子,這些曾經叱吒風雲於沙場的英雄將軍,終也不堪面對所愛之人的背判帶來的折磨,與道德對自己的孩子所做的審判的難堪,最後只有「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了! 放逐自己的深愛的小孩,成為他們的唯一選擇。

  相較上面三位父親,小敏的父親表現的是另一種的情態,一場小敏的父親在醫院逼問小敏何以割腕的戲,在小敏一句「阿爸!你賣擱問啊!」是父親對孩子的關愛與不捨,小敏的父親以沉默的方式來看待兒子的性向,沒有苛責。在火車車廂裡,小敏望著默默拭淚的父親身影與冉冉而起的香煙,吳父的痛是絕不下於上面的三位父親。只是背負著一個不盡責的父親之名,吳父的自責是遠甚於對小孩的不諒解。

  我一直覺得小敏與父親的幾場對手戲,是編導特別眷顧的安排,讓充滿父子對立的主題中,軟化了劇情的衝突暴戾性,呈現另一種父與子的關愛關係。只是這其中吐露了一些玄機,同是身為父親,隨部隊來臺的上一代的外省人,背負離家背景,與對過去在沙場上的光榮過去,在面對孩子的出軌,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驅逐,而對那時代卑微的本省父親,似乎背負更多無奈與妥協的悲情。

(完)

Free Web Hosting